即使已經成為平臺層面的戰(zhàn)略,他們能否組織起兩三千人來做好這部分業(yè)務,也是個未知數(shù)。
“如果說互聯(lián)網是陽春白雪,團購要做的則是下里巴人的事情!逼涓偁幨菆(zhí)行力層面的競爭,團購業(yè)務能否順利調動起平臺所有的資源?這還需拭目以待。
而團購業(yè)務如何與平臺業(yè)務對接,可能也是個問題。比如也做團購業(yè)務的魔時網,其過去幾年的運營中也碰到了問題:團購與原有收入形成了競爭。
團購是否對所有品類都適用?這也是個疑問。Groupon在美國只團服務,“因為服務和具體商品,完全是兩套不同的做法!盢EA中國總經理蔣曉東說,產品勢必涉及到售后服務、質量保證以及庫存量等問題。
然而國內卻不盡然如此,在女性市場、母嬰市場等出現(xiàn)垂直類的團購網站似乎也是一種趨勢。根據(jù)百度截至去年10月的統(tǒng)計,餐飲美食是網民最為關注的團購產品,關注占比21.15%;汽車、電影票乃至家居建材、電子產品、化妝品、服裝鞋帽等都緊跟其后。而美容美發(fā)服務的關注度僅為3.94%。
做化妝品團購的聚美優(yōu)品轉向B2C,自建采購、倉儲物流乃至配送隊伍,持續(xù)增重的背后就是第三方的團購網站無法解決“誠信”的問題:假貨以及退換貨服務足以讓人焦頭爛額,這些問題并不是團購網站所能解決的。
但也有不同聲音。也有人認為產品的團購會長久存在,因為眾多的B2C網站以及單體商家需要團購作為營銷平臺地存在。但服務與產品合理的占比應該是多少?這也是個未知數(shù)。
團購供應商調查:誰愿意“被團購”?
郝鳳苓
今年才30歲的美國小伙安德魯·梅森算得上最幸運的創(chuàng)業(yè)者了:僅憑一個“蠢點子”創(chuàng)立的公司Groupon在2年時間里就拓展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500多個城市,營收達到10億美金。
更為關鍵的,它不僅被下游消費者所熱捧,還成為上游中小商家眼中的“貴人”:無論收音機、電視,還是報紙,從未有任何東西能像Groupon如此快地帶動小企業(yè)的銷售增長。
由于堅持“一天只賣一款產品”,據(jù)說很多商家排隊好幾個月都未必上得了Groupon的網站。
在Groupon模式的鏈條上,身處中間平臺的團購網站,如何抓好“兩頭”——上游的商戶(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和下游的用戶(產品和服務的購買者),是極為重要的。而在“兩頭”中,就像啟明創(chuàng)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所說,“最最關鍵的還是商家”。
在中國,在Groupon被瘋狂復制和模仿,“千團大戰(zhàn)”打得硝煙彌漫的同時,上游商家是如何對待團購這一新鮮事物?
營銷手段、銷售渠道?
對于團購,裘維東的態(tài)度經歷了從抵觸到合作的180度大轉彎。
裘是上海廣維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下稱廣維)的創(chuàng)始人,這是一家做電影、演出、旅游等票務服務的批發(fā)商。
2010年11月,廣維的電影票銷量突遭停滯。究其原因,裘維東分析,都是團購惹的禍,因為就在不久前,國內風生水起的團購開始推出低價電影票,這對主要走禮品店等傳統(tǒng)渠道的廣維帶來不小的沖擊。
“團購把我們的價格都打亂了”,裘維東說,打個比方,廣維批發(fā)給禮品店的價格是5毛錢/張,他們對外銷售的價格是1元錢/張,但團購網站也賣5毛錢/張的話,禮品店肯定賣不出去了。
后來,他發(fā)現(xiàn),廣維電影票的銷量又逐漸恢復了,并重新進入上升通道。
生意人的敏感讓裘維東又開始找原因。
“動力源自觀眾習慣的變化”,裘維東認為,團購的低價票也吸引了一批以前沒有到影院觀影習慣的人,他們享受完影院的服務后,即便沒有團購的低價票,他們也很可能繼續(xù)到影院去消費。
這也讓裘維東開始轉變對團購的態(tài)度,不久后,廣維竟變成了眾多團購網站的電影票供應商。
實際上,廣維提供給團購網站的產品與批發(fā)給禮品店的產品是完全不同的。
“這得益于電影這個‘很奇怪’的產業(yè)鏈!濒镁S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