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筆者個人的體驗,大家在配置推薦中?吹降腅5200或E5300夠用,其實這要基于一個前提,那就是超頻。在筆者的應用環(huán)境中,標頻的E5300完全不能滿足需求!段籽踔房梢哉f是代表一個游戲玩家的基礎(chǔ)硬件測試游戲,運行不流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測試要求更高的游戲),視頻轉(zhuǎn)碼也相對比較慢。而在超頻之后,如果能達到諸如3.8GHz這樣的頻率,那么E5200/E5300還是基本上夠用的。
E7200其實挺有性價比
而推薦E5200的玩家,大約心里總是有著超頻的念頭,所以才會覺得這款CPU比較超值而頻頻推薦,忽略了對于一些用戶來說并沒有超頻的概念。不要說不具備硬件知識的用戶,即便是不少具備硬件知識的人,由于種種原因都不太敢嘗試CPU超頻。因此,如果你不超頻,或者你的CPU不具備超頻能力,而你又有如筆者那樣的應用需求,E5200這樣的CPU不夠用。
如果考慮綜合性價比,四核筆者個人推薦不鎖倍頻的Q8300起,雙核筆者推薦E7200/E7400起,看具體用戶的個人需求了。
附:二級緩存的評測,E7000系列性價比高?
08年9月,本站曾經(jīng)發(fā)布過《多大緩存夠用?酷睿2家族6大系列橫評》的文章。由于Intel不同等級的CPU之間價格差距比較大,而CPU等級的主要區(qū)分方式就是核心數(shù)量、頻率、二級緩存容量等參數(shù)。文章測試的結(jié)論是:二級緩存容量對性能的提升幅度并非線性,容量越大提升幅度越小;二級緩存只能作為輔助,對CPU性能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是內(nèi)核架構(gòu);對于45nm的CPU來說,緩存效率更高,在多數(shù)實際測試項目中,是最夠用的。而3MB二級緩存CPU的代表,當時正是E7200。
我們不妨來看幾篇文章,在08年的6月初,中關(guān)村CPU銷量排行榜里,低端的E21XX系列占據(jù)了前三的位置。而到了45nm雙核上市后,市場的熱點逐步向中端CPU轉(zhuǎn)換。到了08年7月初,E7200已經(jīng)躍居銷量榜的第三位。
四核現(xiàn)在有了更多的需求
而到了09年的1月,隨著價格的不斷下降,以及E21XX系列的退市,E7200已經(jīng)開始躍居銷量榜的第二的位置(后來逐漸被E7400取代),參考《商家哄抬價!本周中關(guān)村CPU銷量排行》。不僅如此,4核CPU的銷量也在逐步增多。這說明了市場購買中端CPU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并非像08年中那樣低端CPU占絕對的優(yōu)勢。
市場的轉(zhuǎn)換,也說明了中端CPU在應用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對于用戶來講,認清自己的需求和使用環(huán)境,合理選擇CPU是很重要的。每個玩家的實際情況不同,也根據(jù)自己的環(huán)境進行應用評估。對于多數(shù)人來講,筆者個人認為E7200/E7400要比E5200性價比更高,將來市場的主流也應該是E7xxx而不是目前的E5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