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用電是理所當然的基本權利時,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尚未用上可靠的電力——這大大降低了他們獲得教育和謀生的機會。在夜晚,北美、歐洲、亞洲大陸大都市恍若白晝,而除南非外的大部分非洲大陸撒哈拉以南地區(qū)卻沉睡在無邊的黑暗中。3月28日20:30~21:30的地球一小時,你是否用自己的行動表態(tài)——消除“用電貧困”。對此,人人網對年輕人開展了一項2015“地球一小時”節(jié)能環(huán)保公益調查,參與調查的20歲以下的年輕人樣本占33%,20-30歲的年輕比例占64%,30歲以上占3%。
“地球一小時”年輕人全覆蓋 近乎百分之百了解
據人人網2015“地球一小時”公益調查統(tǒng)計,84.5%的年輕人對“地球一小時”活動大概了解,15.5%十分了解。關于“通過何種渠道了解‘地球一小時’活動”一題中,58.3%是通過網絡,18.5%通過電視,4.9%通過報紙,1%通過廣播,17.5%其他?梢,“地球一小時”活動主要是通過網絡傳播被大家熟知。
年輕人普遍認可“地球一小時” 但參與度不高
問及是否支持“地球一小時”并參與其中時,45.6%的年輕人表示非常支持并積極參與,45.6%的群眾表示支持環(huán)保但不參與,只有8.8%的年輕人非常懷疑實際效果且不會參與。
那么,在年輕人眼中,地球一小時的活動能夠切實影響到大家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和行動呢?對此, 66%的年輕人認為“有一點,但影響不大”,22.3%的年輕人認為“能,以后也會積極參與”,9.7%認為“不能,認為熄燈只是一種作秀的形式”,1.9%認為“只是跟著別人熄燈,自己沒想太多”。
環(huán)保不止一小時 年輕人注重平日養(yǎng)成低碳環(huán)保習慣
環(huán)保并不只是一小時,而應讓它融入我們生活的一朝一夕。人人網調查統(tǒng)計出以下六個日常生活中的環(huán)保習慣供大家參考:生活用水總是重復使用(34%),盡量避免開私家車或使用一次性用品(38.8%),電腦電視用才開、不用則關(49.5%),很少用紙巾、通常用手帕(6.8%),隨手關燈、拔插頭、關水龍頭(85.4%),使用節(jié)能燈(68.9%)。
另外,“地球一小時”活動每年僅開展一次,人人網友還給出了不少其他切實可行有利于環(huán)保的活動:出臺單雙號出行、提倡公共交通(42.7%),加強企業(yè)環(huán)保監(jiān)督、限制垃圾、廢氣排放(89.3%),限制高耗能家電使用(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