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年輕人酷愛長時間大音量暢聽MP3,卻不知在享受音樂刺激的同時為耳朵背上了沉重負擔。最新調查表明,同父輩相比,今天沉醉于MP3的年輕人耳聾時間將會提早30年。
到40歲就可能變聾
英國醫(yī)療慈善機構“英國耳聾研究會”說,對全國1000名青少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一的受訪者在大音量聽音樂后,會出現(xiàn)耳鳴現(xiàn)象,而耳鳴正是聽覺輕度受損的標志。
針對這一調查結果,耳聾研究會20日警告說,如此下去,今天的年輕人耳聾時間較之前會提早30年。
“今天,人們可能40歲就耳聾,而不再是從前的60多歲。和過去相比,這早了整整一代人!毖芯繒撠熑宿鞭倍鳌み~克爾說。
MP3連續(xù)播放危害大
調查數(shù)據(jù)還顯示,在16至24歲年齡段的人群中,每天聽MP3至少1個小時的人占50%;在16至34歲年齡段的人群中,每周聽MP3長達28小時以上的占14%。專家認為,音量越大,時間越長,聽覺越容易受到損害。CD機和隨身聽都有相同危害,但由于MP3可以更長時間連續(xù)播放,對聽覺的危害更為嚴重。
英國健康及安全執(zhí)行部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噪音超過105分貝的環(huán)境中呆15分鐘,聽覺就會受損。資料表明,日常對話的音量為60分貝,交通繁忙路段的音量為85分貝,而MP3等播放器的音量卻可以開大到112分貝。由于青少年養(yǎng)成了在85分貝的現(xiàn)代生活環(huán)境中聽音樂的習慣。為了能聽清楚,不在85分貝的基礎上再加大20分貝是不可能的,聽覺也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被損害。
癥狀緩慢易被忽視
此次調查還顯示,不少青少年尚未察覺到這種潛在隱患。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并不知道大聲聽音樂會損害聽覺。其他人即使知道,也很少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出現(xiàn)耳鳴等癥狀后,很少有人想到聽覺受到了傷害,從此應該好好保護。
聽覺受損不被重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癥狀出現(xiàn)過程緩慢。聽覺受損后,耳朵不會出現(xiàn)流血癥狀,也不會完全聽不見外界聲音。人們只會慢慢發(fā)現(xiàn)聽到的聲音開始含混不清,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跟人說話逐漸變得困難。即使這樣,也很少有人會想到是聽覺出問題了。(陳立希)
解決方案
音量不超過60%每次不超過60分鐘
至于問題的解決方案,英國耳聾研究會建議采用所謂的“60-60”法:不要將MP3的音量開到最大音量的60%,每次聽音樂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該組織同時提醒,如果身旁的人都聽到了耳機里的音樂,那就是時候關小音量了。
目前,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都出臺了限制MP3音量的法令,要求iPod之類的音樂播放器音量不得超過100分貝。然而,專家認為控制音量的做法治標不治本。他們的理由是,通過這種途徑得到的安全感是不真實的,因為“你同樣可以整天聽”。只有聽覺受損問題得到足夠重視,青少年懂得如何有效防治后,這個問題才算得到了真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