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鄉(xiāng)杭菊季在 11/7 開始,大約為期數(shù)周的花期,將是最好的拍攝季節(jié)
在銅鑼鄉(xiāng)杭菊季開鑼的第一天,我們一早就抵達了這個樸實的鄉(xiāng)下,準備早上先拍攝風(fēng)景、下午拍攝人像。不過,這天是個奇特的陰天氣候,夾在兩個晴天的中間,也就是說,正是考驗相機性能、鏡頭性能的最好時候,也只好這樣安慰自己了!要拍攝銅鑼鄉(xiāng)的杭菊季,最好必備的鏡頭當然還是長鏡頭,這個部份,我攜帶了另一系統(tǒng)以及 TOKINA AT-X 535 PRO DX 長鏡,AT-X 535 的色彩頗淡,在這種陰天的氣候里是相當吃虧的,我們將另文來探討它在陰天及晴天里的性能表現(xiàn),以及如何應(yīng)用。GF1 的部份,搭載的仍是 20mm F1.7 定焦鏡頭,相信各位也會想看看 P 家的 GF1 + 20mm F1.7 定焦鏡,在陰天里的發(fā)色表現(xiàn),以及看看人像原始圖檔,在陰天里不要修圖時,表現(xiàn)好不好。
基本上,GF1 要拍好人像并不難,我先不談場景模式中的“人像模式”、“人像美肌模式”以及“人像淺景深模式”。個人認為,以 GF1 要拍好人像,并不會困難,最基礎(chǔ)的要訣在于:善用底片模式中的「自然」,這個選項會自動提高 R, G, B 幾個色頻的明度,使得影像的色彩很通透的感覺。
接下來,記得 加0.3 ~ 0.6 EV,因為 GF1 的測光會不足 0.3EV,加個 0.3EV 只是剛好而已,建議要視情況多加EV補償。
最后是用光,光線打的好、補的好,相片拍起來就會漂亮。
此三項,前兩項是設(shè)定的問題,最后一項,是個人經(jīng)驗的問題,修行及判斷在個人(不妨多參與外拍活動即會了解補光及相機控制的思維)。
接下來,我們便透過圖說來說明人像拍攝的結(jié)果。當天演出的模特兒是 DCView 當家花旦 Daphny, 要感謝 Daphny 的辛勞及專業(yè)演出,讓大家都有相當豐碩的拍攝成果。
這已是當天光線最佳的時候了,可以看到在「自然」底片模式下,只要曝光適宜,皮膚就會顯得相當?shù)陌尊?/P>
ISO 100, 光圈 F2, +0.6EV, 相當于 40mm 焦長
加了 1.3EV 的曝光補償拍攝,這是場景的考量。一般而言,+0.3 ~ +0.6 EV 即可以。
ISO 100, 光圈 F2, +1.3EV, 相當于 40mm 焦長
在花田中( 感謝當天花田主人的允許 ),加了 0.3EV 曝光補償?shù)呐臄z結(jié)果。
因為我不想讓白色的花過曝,所以只有 0.3EV :) 當然,此時膚色就沒有那么白皙了。
ISO 100, 光圈 F1.8, +0.3EV, 相當于 40mm 焦長
這是傍晚光線已開始暗淡時的拍攝。這張是使用 M 大小的尺寸拍攝。事實上,GF1 的 ISO 100 應(yīng)不等于一般相機的 ISO 100,?梢缘玫捷^高的快門 。
ISO 100, 光圈 F1.7, +1.3EV, 相當于 40mm 焦長
另一張陰天傍晚時的拍攝。
ISO 100, 光圈 F1.7, +1.3EV, 相當于 40mm 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