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接口配備帶來平臺可持續(xù)發(fā)展
平時很多玩家在挑選電源的時候,往往更多地是看電源的功耗、功率輸出能力、散熱能力等等,再細致一點的就是留意電源+12V、+5V、+3.3V電路電流輸出水平,抑或是采用什么樣的PFC架構之類等等,然而往往對電源的接口擴展類型和數(shù)量配備,這些并不是能夠從參數(shù)標示上就能夠判斷出來的配置不太重視。但其實一款電源輸出接口類型的配備,對于整個平臺的實際應用有著較大的影響,換而言之某些接口的缺失或者不足會直接引致平臺“瘸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一般主流電源的擴展接口配置
目前主流電源里面,常用的接口配備除了主供電的20+4pin、風扇接口、大D型4pin接口等等以外,像對于SATA設備供電的接口,6pin甚至8pin的顯卡輔助供電接口等等,都需要特別關注。畢竟當前的DIY應用,已經(jīng)進入了大容量存儲和高功耗高性能顯卡普及的年代,如果因為這些接口數(shù)量不足而導致的顯卡供電異常、已有的存儲設備無法“上架”等尷尬情況出現(xiàn),實在是得不償失。

電源豐富齊全的配線
所以我們在挑選電源的時候,就必須因應著自身平臺的定位和特點,選擇接口類型能夠足夠滿足平臺現(xiàn)有需求,而且還能為平臺預留一定升級空間的電源產(chǎn)品,這樣才算是真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切莫隨意“神化”大口徑散熱風扇
由于電源在DIY平臺里面稱得上是發(fā)熱大戶,尤其是現(xiàn)在炎炎夏日即將來臨,因此很多玩家對電源的散熱能力十分關注。畢竟電源內(nèi)部元件散熱工作不佳,穩(wěn)定的工作便難以維系,甚至還會引起平臺其他配件的損壞。當前的主流電源,已經(jīng)把電源的散熱“裝備”放到重要的宣傳賣點上面去,配備12cm、14cm的大口徑散熱風扇的產(chǎn)品層出不窮,而且在電源側面也往往布置有大量蜂窩狀或者方形的散熱小孔,作輔助散熱之中,關于電源這些方面的特性,想必已經(jīng)深入了不少玩家的心中。

常見的14cm大口徑散熱器
其實我們無需要對這樣一些大口徑散熱器、溫控電路有著過于神化的看待,其實這樣的配備并沒有很大的技術含金量,甚至可以說山寨廠商要達到這樣的工藝標準也不足為奇,其次加入了大口徑散熱風扇,也不會對電源的總體成本有較大的提升,所以說這都一些平民消費級的玩意。當然最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配備大口徑風扇的電源,散熱能力真的就要比一些諸如8cm風扇的小口徑散熱裝備要好嗎?

其實8cm口徑散熱風扇也能完成出色的散熱任務
事實上不然,散熱系統(tǒng)的散熱能力,不但取決于風扇的尺寸,還取決于風扇的葉片的數(shù)量、布局以及內(nèi)部軸承、滾珠的工藝構造、電源內(nèi)部風道設計等諸多因數(shù),如果在上述幾點上能夠做得足夠出色,其實8cm的主動式散熱器也能完成高效散熱的使命。我們熟悉的航嘉磐石600,Antec EA-380等廣受好評的經(jīng)典電源產(chǎn)品,不都是僅僅采用8cm散熱風扇的嗎?這就跟“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是一樣的道理。
所謂的標準認證真的重要嗎?
目前電源領域的標準日益規(guī)范,包括廠商和業(yè)界紛紛發(fā)布了許多形形色色的認證或者標準,當中最為我們熟知的包括有80plus認證和3C認證等等,對于消費者們又是該如何認識這樣一個問題呢?我們選擇的時候就一定要瞄準那些通過了各種認證的電源產(chǎn)品嗎?

近期被廣受追捧的80plus認證
認證和標準的類別有很多,有些是技術性的,有些是安全性的,有的則是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的。事實上,關于電源產(chǎn)品的每一個認證都會有相應的門檻。然而,即便是像80plus這樣一個受到廠商高度關注的標準,在當前市售的主流電源當中也未能做到大面積普及,各大廠商充其量只是在新推出的產(chǎn)品當中盡可能達到這些標準的不同級別要求。而從目前的市場狀況看來,要誕生一款能夠盡可能達到各項標準和認證要求的產(chǎn)品,其價格必然是不菲的,從另一個角度上去說,它很可能難以迎合大部分國內(nèi)DIY用戶的需要。

電源的諸多認證你都認識哪些
所以說,我們選擇電源的時候,持著“唯認證論”的標準顯然是不對的。在當前電源市場環(huán)境下,我們絕不能說沒有通過什么什么認證的電源就不是好電源(一些強制性的如3C標準除外),畢竟不是每一款電源都能達到相應的技術高度,尤其是很多入門級、中低端定位的產(chǎn)品,它們很可能就不會帶有什么認證的“光環(huán)”,但是它或許就是一款品質(zhì)過硬、供電能力不俗的電源產(chǎn)品。因此我們千萬不能本末倒置,要認清好電源,目前來說還是應該從產(chǎn)品品質(zhì)、制作工藝以及實際應用反饋等多種方面去判斷,能夠通過一些認證和光環(huán)的,也許更多會是一種“錦上添花”的獎勵,遠不如該電源在品質(zhì)和效能等“基本面”的表現(xiàn)要來得重要。
電源工作也要做足保護措施
從作用上去分析,一塊電源品質(zhì)的好壞,對整個平臺運行穩(wěn)定與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基于電源本身的特性,對它的一些細節(jié)的保護措施也一定要做足。比如我們的平臺有可能運行在一些電壓不太穩(wěn)定的惡劣用電環(huán)境下,那么電源能夠加入了寬幅保護的設計,自適應110V-220V這樣一種典型的寬幅電壓范圍,那么在遇到電壓過低或者突然沖高的情況下,就能起到很好的自我保護作用。除此以外,又好比目前不少負責任的一二線大廠,都會在電源的電路模塊中,加入了保護芯片,該芯片可以對過載、過壓、過溫、低壓、短路等情況進行相應的保護,把好平臺的第一道關。

電源保護芯片
其實做好這樣一些保護措施,對于電源廠商而言也就是多增加一個元件,多布置一個電路模組的事情,并不會給整個電源帶來太大的資金和技術成本的提升,但往往這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就成為了用戶的一根救命稻草,至關重要。所以消費者們在挑選電源產(chǎn)品的過程中,也不妨在這些方面多留個心眼,確保自己的系統(tǒng)平臺多一份保障。

不少電源也有“寬幅”保證
總的說來,很多人選板卡、選三大件產(chǎn)品都會十分細致地留意目標產(chǎn)品的每一個細節(jié),但是對于選擇電源產(chǎn)品,卻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綜合上面幾點值得留意的細節(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電源作為一個平臺的供電保障,它的一些細節(jié)方面的表現(xiàn),對于用戶切身的DIY應用感受會有這著更加直接和決定性的影響,一旦因為疏忽而引起的意外,用追悔莫及來形容,也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