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現有頻率其實夠用了
新京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發(fā)文表示,小靈通占用了原本留給國產3G標準TD-SCDMA的頻段資源,為了讓路給TD發(fā)展,小靈通要在三年時間內清頻轉網。小靈通是否需要為TD讓路退網?
徐福新:1900兆到1920兆,是PHS(小靈通)、DECT(無繩電話)和TD-SCDMA共用的頻段。TD也是一項很好的技術,它的頻率利用率非常高,目前TD專門有15兆頻率,它現在的用戶數非常少。據我所知,聯通只有6兆頻率,它有1億多用戶,小靈通用了15兆頻率,它也發(fā)展了近1億用戶。
所以作為TD來講,按照它現在的發(fā)展,現在15兆的頻率發(fā)展到兩億用戶是沒有問題的。它現在用戶數還很少,完全夠用。另外,國際電聯現在又給TD一個國際漫游的100兆頻率,這個100兆頻率足夠TD用了。
TD現在還沒有發(fā)展到頻率不夠這個層次,如果現在的確已經發(fā)展到5億、10億用戶了,不夠用了,那小靈通把頻率讓出來也可以,因為TD畢竟是我們中國自己的標準,應該支持,但現在讓出來,我覺得還早。
從目前TD在國內城市試運營的情況看,沒有一個地方因為小靈通干擾,而TD沒有開展好。如果的確TD需要發(fā)展,等它有1億用戶以上,再來讓小靈通退網也不遲。
新京報:對于小靈通用戶的清頻轉網很多用戶都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根據新浪
網的一項調查顯示,有70.2%的受訪用戶希望能繼續(xù)使用小靈通。很多人主張,用不用小靈通應該由市場決定:如果消費者自己不需要了,就讓小靈通市場自然消退。你認為應該由誰來決定小靈通的“生與死”?
徐福新:任何政策調整都要符合消費者的利益。小靈通之所以成功,主要是滿足了工薪階層在移動狀況下的通信需求。
小靈通有一個非常忠誠的、龐大的特定用戶群。老百姓特別是小靈通的用戶大多數是中低端用戶,很多人買小靈通手機,雖然幾百塊錢,但對他們來講幾百塊錢也是錢,也是不小的數目。有很多進城務工人員打來電話說,小靈通話費便宜,自己收入不高,用小靈通就夠了。
如果一定要轉網,轉網必須要有很大的投資來接受低端用戶,但是他們對3G也沒什么需求,因為這批人都是低端用戶,都是工薪階層,不是3G的使用對象。
現在硬要把他們拉過去,不太適合實際,也不太可行,所以許多人不愿意退出小靈通。小靈通在十幾年使用當中,為廣大工薪階層解決通訊問題起了很大作用。
3年清頻并非馬上退網
新京報:現在小靈通用戶最為關心的是轉網問題。你怎么看呢?
徐福新:現在根據網上調查,有不少用戶不愿意轉網。但是你如果非要讓他轉,60%的用戶會轉到移動去,30%多會轉到聯通去,10%左右才轉到中國電信,那不是一家變得越來越大,其他兩家就越來越小了嗎?據我知道目前還是很多用戶喜歡使用小靈通的,因為小靈通有很多優(yōu)點,如省電、輻射少、音質音量好,而且是綠色環(huán)保當中最有效的工具,通話時間長,這些優(yōu)點用戶的確有很大的吸引力。我認為三年清頻,不是讓小靈通馬上退網。
新京報:如果小靈通用戶轉網,對哪個運營商會更為有利?
徐福新:中國電信包括小靈通有2.1億多用戶,去年10月份的時候小靈通還有5000萬用戶,現在基本上只有4000多萬用戶,固話用戶又在遞減。另外一部分是小靈通和固話捆綁的用戶,如果小靈通一退網,捆綁的用戶也就逃掉了,中國電信也就只有1億多用戶,聯通情況也差不多,就可能變得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