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各個用戶下的主目錄也是相對獨立的。如在系統(tǒng)中創(chuàng)建了A與B兩個普通帳戶。則在操作系統(tǒng)根目錄下的/home/目錄下就會有A與B兩個目錄。此時默認情況下,用戶A只對目錄A具有操縱的權限;而用戶B也只有對目錄B具有操作的權限。也就是說,各個帳戶都只能夠操作各自目錄下的文件。為此,當多個用戶共享同一臺主機的時候,每個用戶就都有一個私人的文件夾,從而可以防止自己的文件被別人無意中修改或則刪除。
那如果當某個員工離職了,或則遺忘了密碼,那么這個員工的文件就無法閱讀了嗎?這不是會給企業(yè)造成很大的損失嗎?其實不然。因為特權用戶root具有無與倫比的權限,為此root 帳戶可以訪問與修改任何普通帳戶的主目錄。也就是說,如果某個員工離職了,而其代理人需要這個員工主目錄下的文件,則系統(tǒng)管理員仍然可以憑root帳戶登陸系統(tǒng),并把相關的文件復制給其代理人。從這里也可以看出,root帳戶其權限是非常龐大的。默認情況下,最好把root帳戶與普通的帳戶分開來。以保障各個用戶之間能夠有一個相對獨立的個人主目錄。
四、文件相關權限不同。
通常情況下,只有文件的所有者可以更改文件的權限。如用戶A(普通帳戶)其建立另一個文件,其可以設置其它用戶是否對這個文件具有讀取、或者修改的權利。因為用戶A是這個文件的所有者,所以其有權進行這方面的設置。這是Linux操作系統(tǒng)中權限控制的最基本原則。但是root特權用戶會打破這個規(guī)則。默認情況下,root帳戶可以讀取、修改系統(tǒng)中的所有文件以及目錄,并可修改所有文件的權限。也就是說,root帳戶對文件以及目錄進行操作,使不受到所有權這個條件的限制的。即使root帳戶不是文件的所有者,其也可以把某些權限授權給其它用戶。
為此在日常工作中,系統(tǒng)管理員應該限制其它普通用戶使用這個賬號。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一些對公司懷有不滿的員工,利用root帳號去查看自己無權查看的文件,或者進行修改、刪除等等操作,那么就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因為root帳戶可以對任何用戶的文件進行類似的操作。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系統(tǒng)管理員要管理好root帳戶的口令,不能夠泄露。同時在給員工分配帳戶的時候,也不要為了省心,而直接把root帳戶交給員工使用。不不僅不會省心,而且還會讓系統(tǒng)管理員更加的煩心。
總之,root 帳戶與普通帳戶是兩個根本不同的帳戶。或者說,root帳戶本來就是為管理員而專門設立的,而不是為普通用戶所創(chuàng)建。為此筆者強烈建議,無論出于什么目的,最好為Linux操作系統(tǒng)設置獨立的普通用戶。即使是系統(tǒng)管理員在使用Linux操作系統(tǒng),也最好為其建立一個普通帳戶。當他們需要管理員的權利時,可以非常方便的通過su命令轉換到特權模式下。另外就是盡量為不同的員工、不同的應用設置不同的帳戶。通過不同的帳戶給他們提供一個相對獨立的工作環(huán)境,減少相互之間的干擾。這可以說是Linux操作系統(tǒng)部署中一個約定俗成的原則。
通過本文的介紹你就全面了解了Linux操作系統(tǒng)特權帳號與普通帳號的區(qū)別。 |
|
【收藏】【打印】【進入論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