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盤是電腦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不僅價格昂貴,存儲的信息更是無價之寶,因此,每個購買電腦的用戶都希望選擇一個性價比高、性能穩(wěn)定的的好硬盤,并且在一段時間內能夠滿足自己的存儲需要。速度、容量、安全性一直是衡量硬盤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廉價永遠是硬盤發(fā)展的方向。選購硬盤首先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一)、硬盤容量
硬盤的容量是非常關鍵的,大多數(shù)被淘汰的硬盤都是因為容量不足,不能適應日益增長海量數(shù)據的存儲,如果說速度慢一點還可以等待的話,要是空間缺乏可是更令人頭痛的事。硬盤的容量多大也不為過,在資金充裕的條件下,應盡量購買大容量硬盤,這是因為容量越大,硬盤上每兆存儲介質的成本越低 。
原則上說,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硬盤的容量越大越好,一方面用戶得到了更大的存儲空間,能夠更好地面對將來可能潛在的存儲需要,另一方面容量越大硬盤上每兆存儲介質的成本就越低,無形中為用戶降低了使用成本,這一點對于那些從事圖形圖像處理、音頻語音識別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工作,要求海量存儲空間的用戶尤其重要。但是并不是對所有用戶都是如此,譬如為辦公室里應用于一般辦公的PC配備一只超大容量的硬盤就多少有些“奢侈”了,而普通的家庭用戶,由于資金的限制,不可能購買容量很大的硬盤,但是在當前至少也應該購買80GB以上的硬盤。
目前推動硬盤容量飛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在于以下兩點:
一是隨著網絡應用的日益發(fā)展,各地電信網絡不斷增容、升級,網絡用戶能享用到越來越大的帶寬,上網速度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從網上下載的數(shù)據量也會劇增。這個數(shù)量是用傳統(tǒng)電話線及普通Modem所不敢想象的。例如,有線電視Modem以及衛(wèi)星鏈路技術可提供每秒30至40兆位的數(shù)據傳輸速度。上網幾十分鐘,拉回數(shù)百兆的文件只是小菜一碟。有些觀察家聲稱Internet具有一種"增殖效應"。根據他們的預測,對于網上存放的任何東西(數(shù)據)來說,隨著遍布全球的用戶不斷下載各種軟件、圖片、資訊、視頻以及游戲,同樣的東西會被數(shù)以千百次地重復下載,最終躺到用戶的硬盤里。盡管他們認為這種效應會產生一些"浪費"。但無法回避的一個事實是,隨著家庭用戶享受的帶寬越來越高,大型文件的下載會變得更加容易,相應對硬盤容量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二是數(shù)字媒體內容快速增長, 一些"存儲密集型"的多媒體應用也在刺激大容量驅動器發(fā)展。這些應用包括數(shù)碼電視、照片、電影以及音樂等等,它們均對系統(tǒng)的存儲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分析家預測這些應用會變得越來越流行,而且會成為持續(xù)刺激硬盤擴容的一項重要因素。下面來看看為滿足這些令人激動的數(shù)碼應用的要求,需要準備多大的硬盤空間:
·電視:每小時13GB(采用miniDV格式)
·音樂:每輯50MB(采用MP3格式)
·電影:每部4GB
·相片:每張800KB(3百萬像素級質量)
(二)、硬盤速度
由于硬盤的讀寫離不開機械運動,其速度相對于CPU、內存、顯卡等的速度來說要慢得多,從著名“木桶效應”來看,可以說硬盤的性能決定了計算機的最終性能。
硬盤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于轉速、緩存、平均尋道時間和接口類型,在內部傳輸率(磁頭→緩存的速率)成為瓶頸的現(xiàn)在,僅僅提高外部數(shù)據傳輸率(改進接口類型)對總體性能的影響不大,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硬盤的速度只決定于其轉速、緩存大小和平均尋道時間。
1.主軸轉速
轉速是影響硬盤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是5400rpm(每分鐘轉數(shù))和7200rpm的硬盤。不宜選用低于5400轉的產品,7200轉的如果質量穩(wěn)定應優(yōu)先考慮。
2.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磁頭從得到指令到尋找到數(shù)據所在磁道的時間,它描述硬盤讀取數(shù)據的能力,以毫秒為單位。作為完成一次傳輸?shù)那疤,磁頭首先要快速找到該數(shù)據所在的扇區(qū),這一定位時間叫“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s)。這個時間越小越好,一般要選擇平均尋道時間在10ms以下的產品。
3.內部數(shù)據傳輸率
即磁頭到硬盤的高速緩存之間的數(shù)據傳輸速度,這可以說是影響硬盤整體速度的瓶頸。如今各品牌的主流硬盤,容量差不多,平均尋道時間相差不大,轉速也多為7200轉,高速緩存為2MB左右,外部數(shù)據傳輸率都采用UltraDMA100技術,可是內部數(shù)據傳輸率卻因品牌及型號不同而呈現(xiàn)較大的差異。選購硬盤時不要忽視對內部數(shù)據傳輸率的關注。 |
|
【收藏】【打印】【進入論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