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傳媒CEO王長田
盡管如此,華友世紀仍無法掩蓋SP的沒落命運,根據當時華友世紀的財報顯示,2007年第三季度時該公司凈虧損為1150萬美元。雖然王秦岱提出了“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口號,但是其財務數(shù)據卻一直未見好轉,至2009年第二季度時,該公司仍凈虧1090萬美元。
華友世紀借助SP行業(yè)在2003至2005年的風光迅速奔赴納斯達克上市,雖然在上市后該公司仍然持續(xù)并購同行競爭對手并提高了自身收入,但隨著運營商對逐漸加大對SP行業(yè)的整治力度,導致該公司業(yè)務逐漸下滑。
其中一個知名的案例為: 2005年華友世紀簽下歌手張靚穎,開始向數(shù)字音樂和娛樂公司轉型,華友世紀通過對飛樂唱片、華誼音樂、鳥人藝術、金信子等音樂類公司的并購或參股,掌握了本土流行音樂60%的份額。但不幸的是,還沒有等華友世紀消化掉收購成本,這一業(yè)務模式就被電信運營商叫停。
盡管華友世紀在不斷嘗試轉型,但據接近華友世紀的人士透露,不知是處于主動還是被動原因,華友世紀創(chuàng)始人王秦岱一直在淡出公司管理層,從當時華友世紀與光線傳媒合并時的人士安排可以看出,盡管王秦岱仍是新公司第二大股東,但他已不再擔任管理職務。
“在經過多次嘗試仍無法帶領公司走出低谷后,王秦岱的卸任是否加速我們無從知曉,但他從今年初接觸了陳天橋之后就卸任了公司CEO的職務。”知情人士向網易科技透露。
據2009年4月2日華友世紀披露的公告顯示,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總裁兼CEO王秦岱將卸任總裁與CEO的職位,由向松祚接替。王秦岱當晚在與網易科技連線時透露,自己卸任后可以好好考慮長期戰(zhàn)略發(fā)展,這對華友世紀而言是件好事。
盛大欲借華友世紀進軍數(shù)字出版業(yè)
相關數(shù)據顯示,自2005年6月華友世紀股價創(chuàng)下11.2美元歷史高點后,就一直呈下跌趨勢,盛大收購前該公司股價長期徘徊在3美元以內。
一方面公司創(chuàng)始人退居二線,另一方面華友世紀仍與中國移動等運營商保持著其他廠商無法達到的親密程度,這些條件令華友世紀雖然仍在財務數(shù)據上持續(xù)虧損,但卻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歡樂傳媒發(fā)布收購要約后華友世紀股價變化
2009年4月24日由歡樂傳媒總裁董朝暉發(fā)起并負責的獨立財團BPOL提出以每股3.5美元的價格收購華友世紀51%的股份,在此后十幾天時間里,董朝暉大量接受媒體采訪,并坦言華友世紀自從SP行業(yè)被電信運營商嚴管后,其股價被嚴重低估。他認為,管理層缺乏執(zhí)行力是導致這家公司長期困頓的最主要原因,按照他的設想,交易成功后華友世紀應重選管理層,建立新團隊。
盛大歷年來股價變化

華友世紀歷年來股價變化
受收購要約及傳聞等等的影響,華友世紀股價從4與23日起至6月8日止,累計上漲幅度達到了70%。
盡管董朝暉對收購顯得信心十足,但是華友世紀方面卻一直未就收購要約表態(tài)。至2009年5月8日,鑒于華友世紀仍然沒有任何回應,失去耐性的董朝暉宣布正式撤回并購要約。
歡樂傳媒總裁董朝暉(資料圖)
華友世紀2008年四季度財報顯示,期內總營收為1443萬美元,同比下滑9.22%。凈虧損918萬美元。與此同時,華友世紀的競爭對手空中網已實現(xiàn)扭虧為盈。空中網2009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當季收入逼近3000萬美金,并在連續(xù)虧損近3年后首次盈利,運營利潤263萬美金。為空中網盈利居功至偉的,正是手機游戲業(yè)務。
獨立財團撤回收購要約后不久,盛大網絡于2009年7月23日宣布,公司已經完成了收購華友世紀51%普通股股權的要約。交易完成后,盛大網絡將通過盛大音樂持有華友世紀約51%的完全攤薄已發(fā)行普通股。
隨后官方宣布包括華友世紀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王秦岱在內的四名董事離職,官方消息稱華友世紀董事會變動是按照6月8日華友世紀、盛大音樂和盛大互動娛樂簽署的要約收購協(xié)議條款所進行。此次董事會人事變動后,盛大董事長陳天橋、盛大首席投資官朱海發(fā)、盛大首席財務官吳兆莆、盛大資深副總裁瞿海濱入主董事會。 此后,向松祚雖然仍保留CEO一職,但已辭去了董事的職務,同時原華友世紀元老已全部離開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