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人人2015后,第一次打開app,真有一種wow的感覺!”這是人人網用戶牛佳偉對人人網2015新版客戶端使用后發(fā)出的真實體驗。
眾所周知,人人網是在校園市場深耕多年的社交網站,對于人數(shù)達到一定量級的社區(qū)來說,增加用戶粘性,提高用戶使用頻率才是重中之重。而這次新版本的迭代,極有可能成為人人網用戶體驗的里程碑事件。
內容為王,加強UGC
隨著互聯(lián)網上自媒體的普及以及版權意識的增強,各大社區(qū)越來越鼓勵UGC的產出,而這次人人網也做出了重大改動。
來觀察下面兩張圖:


新版的客戶端,非關注的原創(chuàng)狀態(tài)經轉發(fā)被你看見置為灰底色,讓原創(chuàng)內容更了然:點擊層級關系也由原來的(你看到→點擊你的好友狀態(tài)查看關系鏈評論和原創(chuàng)作者內容)變?yōu)?你看到→原創(chuàng)作者的內容)——中間省去了信息傳播的關系鏈評論信息,這就降低了在客戶端上的沉默螺旋效應(在原創(chuàng)作者的內容上你看不到朋友分享評論)。回歸初心,讓用戶說出自己的真實對內容的看法,減少受到好友信息評論的影響,年輕人就需要真實發(fā)聲。
在登錄app的首頁新鮮事上,人人也做出了重大變革,從原來的好友,校園變成了首頁、好友內容、關注內容、特別關注內容。更彰顯這次對UGC的重視。
要談UGC,可以先來談談轉帖,轉帖是一把雙刃劍,開始使用轉帖會引來外網大量的UGC、PGC內容,用戶使用時長和pv會快速的增長,但是當用戶信息流大部分變成了轉帖內容,轉帖信息淹沒原創(chuàng)內容的時候,原創(chuàng)的內容就再也沒人點贊和留言,這會大大降低用戶參與的積極性。社交的核心體驗是,發(fā)了內容以后有預期性的回復或者態(tài)度反饋。
UGC是信息流的源頭,減少UGC會降低信息的密度,而真實的社交就是UGC與UGC的碰撞。在從人性角度說,人有創(chuàng)造內容的欲望,和求知的欲望。不論信息的發(fā)布者或者是信息受眾,都很享受這個過程。
雙向關系vs單向關系
雙向關系眾所周知,即我和對方互相認識,更重于社交圖譜,這是一種強關系;單向關系,我知道對方,他在某某方面做得挺牛的,側重點是興趣圖譜,這是廣播式的關系。
這次人人網2015客戶端新版,將以上兩種關系合并。譬如,在隱私設置里面:用戶關閉了關注,別人加TA就只能加好友;用戶開了關注,別人可以關注TA,但是不能加好友。但當用戶看哪個關注自己的人有趣,反向關注對方,彼此就成為好友。
相對于內容是社交的源頭,關系就是社交的渠道,通過增加渠道,用戶能獲取的信息的密度和頻度會大大提高,從而極大的增強用戶的信息獲取滿足感和參與感;貧w到本質上,社交無外乎就是建立聯(lián)系,而單向社交大大擴展了建立聯(lián)系和獲取信息的可能性。
在新版2015客戶端上最底部🌍標志的圖標是內容與關系的入口:

在內容上,全網最優(yōu)質最潮最火的信息展示給用戶,上圖分別展示了圖片信息樣式和文章信息樣式,并且圖片信息可能是語音圖片。點擊進入圖片后,就是信息源的此條狀態(tài)內容,極大的方便了和網紅加好友、加關注,增強建立聯(lián)系的可能性。仔細想想,認識網紅對普通用戶而言,常常是一件引以為傲的事。

內容上,區(qū)分了同校的、認識的人、發(fā)現(xiàn)社團和發(fā)現(xiàn)群。
相對于上一個版本的同校人,這次同校人進行了細分:大學、高中;篩選維度上增加了同屆的緯度。這些調整讓舉薦更精準化。
相對上一個版本,舉薦的時候會展示部分用戶的相冊內容,讓好友識別更簡單,更能追憶在一起的日子。
用戶體驗升級
這次的版本更新不知道比上一個版本的用戶體驗著實提高了不少。
來看看以下幾個槽點:


左圖:為前一個版本的開啟拍攝界面
右圖:為2015 人人客戶端開啟拍攝頁面狀態(tài)
這里還有一個隱藏功能,用戶可以常按拍攝按鈕,彈出文字狀態(tài)輸入框。

再看照相的濾鏡功能:


左圖:為前一個版本的開啟拍攝界面
右圖:為2015 人人客戶端開啟拍攝頁面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