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標王進來麻煩不斷,從產品面世之初,就深受抄襲門的困擾,到產品功能被網(wǎng)絡知名人士質疑再到涉及8000萬廣告被爆造假事件,標王想要稱“王”似乎有點困難,然而面對網(wǎng)絡輿論與用戶質疑,慧聰從未做出正面回應。
根據(jù)慧聰近幾年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出,2006年,慧聰虧損7500萬,07年虧損4550萬,08年盈利246萬,09年盈利213萬。這8000萬的廣告費用難道是憑空想象出來的么?如果慧聰真的投資8000萬幫助中小企業(yè)推廣標王,一定會是他們宣傳的重點,但是在慧聰任何正式的印刷資料上面都找不到這類宣傳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慧聰網(wǎng) “標王”首頁可以清晰看到“8000萬助力加冕標王”等標題,相關頁面也一直在重復著“8000萬鼎力相助、真情回饋隆重推出‘標王’關鍵詞服務”,“所有售出的標王關鍵詞除享受慧聰網(wǎng)服務外,均可以在搜索引擎進行推廣,目前所有關鍵詞的投放均在百度搜索平臺推廣”等宣傳信息。但是在具體涉及到如何在搜索平臺推廣的程序時,慧聰網(wǎng)相關宣傳頁面則沒有清晰的解釋。對于“標王”用戶在搜索引擎上出現(xiàn)的頻次和位置均以“不承諾”、“不定”來形容。
得益于慧聰標王負面消息的最大受益者當然是與標王產品理念一致地火速“商機寶”。日前,火速在回應此次慧聰事件是否是火速炒作“商機寶”的手段時,表示商機寶”是基于“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的整合網(wǎng)絡營銷產品,注重推廣和轉化的結合,標王則沒有,所以兩者不算是完全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又何來正面競爭之說?更遑論借慧聰標王進行炒作。
為產品做廣告本是無可厚非的事兒,但過度宣傳就有欺詐之嫌疑。雖然我們不知道8000萬忽悠了多少企業(yè)家們掏錢給慧聰。但是夸大的宣傳和有如雞肋的產品功能,實在不應該是慧聰如此大一家上市公司該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