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本報11月9日一版刊發(fā)報道《百度
遭遇中國網絡反壟斷調查第一案》之后,這位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針對百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反壟斷調查的青年律師的腳步,就沒能停下來.
11月22日,他專程奔赴上海,參加中國法學會舉辦的“《反壟斷法》實施與企業(yè)應對戰(zhàn)略”研討會……
11月25日,他來到北京理想國際大廈,向百度總部遞交了律師函,表示只要百度重新全面開放對于全民醫(yī)藥網的收錄,全民醫(yī)藥網愿意放棄訴訟.
11月29日,當記者好不容易在北京邦道律師事務所“逮”住他時,才驚訝地發(fā)現,這位打開百度“競價門”的青年,竟是一位獨臂律師.而此前,做為商人,他的生活與律師無緣.
從商人到律師
如何從商人走到律師這條路上,在和李長青的交談中,記者發(fā)現,這一切就像他的生活一樣,充滿了坎坷與傳奇.
1983年,李長青14歲這一年,因為一次事故,他失去了自己的右臂.于是,李長青的前途,就成了家人和親戚最操心的事.有人建議,他既然種不了地,不如買一群羊讓他放羊,將來蓋個房子,再娶個“條件差不多的”媳婦.而父親則主張,只要能考上,就供他上學.對此,在這一點上他至今仍感謝父親,否則,誰能想到,25年后今天,他會成為一名令人羨慕的京城律師.
1990年,李長青考入河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今河北經貿大學),成為村里第一個大學生.1992年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某百貨大樓,任針紡織品商場經理助理.后因家庭經濟上的壓力,李長青下海經商.
1997年春天,剛剛27歲的李長青,在兒子出生才3個月時,籌資50萬元,創(chuàng)辦了一家占地300畝的農場.但盡管付出了巨大努力,歷盡艱辛,由于年復一年的虧損,到2000年底,他的莊園夢徹底破滅.
李長青不得不攜妻帶子和一屁股債,回到了城市.靠妻子從老家學來的裝裱字畫的手藝,開了一家小小的裱畫店謀生.因為腦子里充滿了理想,做為小商人的李長青總是不滿足現狀,不斷地尋找屬于自己的職業(yè)歸宿.
2005年,他通過國家首屆心理咨詢師資格考試,拿到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當時全國通過該考試的只有277人.此后,李長青又以非法學專業(yè)的背景,一次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獲得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職業(yè)資格證書》,開始走上了律師之路.
為此,河北經貿大學任成印教授特地給李長青發(fā)來短信祝賀:“你的使命不是做一個商人,而是做一個正義的維護者.”
用反壟斷法挑戰(zhàn)技術霸權
2008年中,全民醫(yī)藥網總裁王冠玨找到李長青,訴說了自己網站被百度封殺的遭遇,雖多次主動與百度溝通,但沒有絲毫效果,迫不得已想要尋求法律手段的幫助.但李長青當時認為,百度作為一個商業(yè)化搜索引擎,似乎沒有法定義務,也沒有合同約定義務收錄全民醫(yī)藥網,訴訟的可行性不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王冠玨與李長青數次溝通,使李長青認識到,流量是網站的生命,百度的屏蔽,的確給全民醫(yī)藥網帶來了滅頂之災.但是百度的說法似乎也能站住腳,那么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
經過仔細研究,李長青發(fā)現,問題出在百度所占據的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市場份額和搜索引擎所扮演的社會大眾傳媒的功能兩方面.
根據易觀國際網站的報道,2008年第2季度,百度占據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份額的64.4%.2008年9月17日《中國證券報》載文表明,百度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以65.8%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通過深入調查,李長青發(fā)現,百度對全民醫(yī)藥網的屏蔽,構成封殺是基于其獲得的市場支配地位.如果百度不具有這種市場地位,其屏蔽行為就不具有生殺予奪的效果,也不會影響到全民醫(yī)藥網的生存.正是因為百度具有了這樣的市場地位,其屏蔽行為才具有了封殺其他網站的能量和效果.這恰如波普曼在《技術壟斷》中指出的,“技術是現代傳媒的一個重要屬性,媒介技術一方面形塑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也造就了現代傳媒帝國的霸權”.
當時間進入8月份,《反壟斷法》正式生效,李長青便作出決定,接手這個案件,為全民醫(yī)藥網討還網絡生存權,通過全民醫(yī)藥網的個案來實現社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