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6:與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個獨立的奇偶校驗信息塊。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tǒng)使用不同的算法,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兩塊磁盤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數(shù)據(jù)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給奇偶校驗信息更大的磁盤空間,相對于RAID 5有更大的“寫損失”,因此“寫性能”非常差。較差的性能和復雜的實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實際應用。
RAID 7:這是一種新的RAID標準,其自身帶有智能化實時操作系統(tǒng)和用于存儲管理的軟件工具,可完全獨立于主機運行,不占用主機CPU資源。RAID 7可以看作是一種存儲計算機(Storage Computer),它與其他RAID標準有明顯區(qū)別。除了以上的各種標準(如表1),我們可以如RAID 0+1那樣結(jié)合多種RAID規(guī)范來構(gòu)筑所需的RAID陣列,例如RAID 5+3(RAID 53)就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陣列形式。用戶一般可以通過靈活配置磁盤陣列來獲得更加符合其要求的磁盤存儲系統(tǒng)。
開始時RAID方案主要針對SCSI硬盤系統(tǒng),系統(tǒng)成本比較昂貴。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DE-RAID控制芯片,能夠利用相對廉價的IDE硬盤來組建RAID系統(tǒng),從而大大降低了RAID的“門檻”。從此,個人用戶也開始關注這項技術(shù),因為硬盤是現(xiàn)代個人計算機中發(fā)展最為“緩慢”和最缺少安全性的設備,而用戶存儲在其中的數(shù)據(jù)卻常常遠超計算機的本身價格。在花費相對較少的情況下,RAID技術(shù)可以使個人用戶也享受到成倍的磁盤速度提升和更高的數(shù)據(jù)安全性,現(xiàn)在個人電腦市場上的IDE-RAID控制芯片主要出自HighPoint和Promise公司,此外還有一部分來自AMI公司(如表2)。
面向個人用戶的IDE-RAID芯片一般只提供了RAID 0、RAID 1和RAID 0+1(RAID 10)等RAID規(guī)范的支持,雖然它們在技術(shù)上無法與商用系統(tǒng)相提并論,但是對普通用戶來說其提供的速度提升和安全保證已經(jīng)足夠了。隨著硬盤接口傳輸率的不斷提高,IDE-RAID芯片也不斷地更新?lián)Q代,芯片市場上的主流芯片已經(jīng)全部支持ATA 100標準,而HighPoint公司新推出的HPT 372芯片和Promise最新的PDC20276芯片,甚至已經(jīng)可以支持ATA 133標準的IDE硬盤。在主板廠商競爭加劇、個人電腦用戶要求逐漸提高的今天,在主板上板載RAID芯片的廠商已經(jīng)不在少數(shù),用戶完全可以不用購置RAID卡,直接組建自己的磁盤陣列,感受磁盤狂飆的速度。
二.通過硬件控制芯片實現(xiàn)IDE RAID的方法
在RAID家族里,RAID 0和RAID 1在個人電腦上應用最廣泛,畢竟愿意使用4塊甚至更多的硬盤來構(gòu)筑RAID 0+1或其他硬盤陣列的個人用戶少之又少,因此我們在這里僅就這兩種RAID方式進行講解。我們選擇支持IDE-RAID功能的升技KT7A-R AID主板,一步一步向大家介紹IDE-RAID的安裝。升技KT7A-RAID集成的是HighPoint 370芯片,支持RAID 0、1、0+1。
做RAID自然少不了硬盤,RAID 0和RAID 1對磁盤的要求不一樣,RAID 1(Mirror)磁盤鏡像一般要求兩塊(或多塊)硬盤容量一致,而RAID 0(Striping)磁盤一般沒有這個要求,當然,選用容量相似性能相近甚至完全一樣的硬盤比較理想。為了方便測試,我們選用兩塊60GB的希捷酷魚Ⅳ硬盤(Barracuda ATA Ⅳ、編號ST360021A)。系統(tǒng)選用Duron 750MHz的CPU,2×128MB樵風金條SDRAM,耕升GeForce2 Pro顯卡,應該說是比較普通的配置,我們也希望借此了解構(gòu)建RAID所需的系統(tǒng)要求。 1.RAID 0的創(chuàng)建
第一步
首先要備份好硬盤中的數(shù)據(jù)。很多用戶都沒有重視備份這一工作,特別是一些比較粗心的個人用戶。創(chuàng)建RAID對數(shù)據(jù)而言是一項比較危險的操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毀掉整塊硬盤的數(shù)據(jù),我們首先介紹的RAID 0更是這種情況,在創(chuàng)建RAID 0時,所有陣列中磁盤上的數(shù)據(jù)都將被抹去,包括硬盤分區(qū)表在內(nèi)。因此要先準備好一張帶Fdisk與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啟動盤,這也是這一步要注意的重要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