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互聯(lián)網的時代,讀書是大學生消遣的方式之一。而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碎片化閱讀已逐步占領90后的空閑時光。那么90后大學生對讀書這件事有著怎樣的態(tài)度和觀點呢?對此,人人網對大學生最近8個月的讀書情況進行了調查,并配合大數(shù)據(jù)語義挖掘系統(tǒng)“人人說”進行屬性分析,發(fā)布90后大學生閱讀報告。
社交媒體成為獲取內容的主要手段,紙質書閱讀量下降
人人網對近千名大學生進行調查顯示,近9成的學生表示每天都有閱讀、瀏覽信息的習慣,但閱讀、瀏覽的內容并不是傳統(tǒng)的書籍,更多的是社交媒體上朋友的分享,比如人人網、微信、微博上分享的文章或者好友狀態(tài);或者是來自人人網公眾平臺的訂閱號、微信自媒體賬號以及新聞客戶端的內容。大家在閱讀時間的分配上,留給紙質書的比例并不是很多。

對此現(xiàn)象,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建議:大學生應該培養(yǎng)讀書的習慣,因為20周歲左右,是一生中最好的讀書階段。而社會化媒體帶來的信息,本身就是快餐文化的產物,大學生可以適當了解并關注,畢竟不能跟時代脫軌,但每天快速瀏覽一下即可,沒必要把大把的時間花在這些內容上。
“20周歲前后是大學生成長的過渡期,他們渴望對社會及世界了解的更多,在社會經驗與閱歷有限的情況下,多讀書反而能開拓視野、增強思考深度,并滿足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同時,這個年紀的孩子往往都在上大學,學校可以提供良好的讀書氛圍及大量的優(yōu)質書籍,所以大學本科時光,可以說是一生中最好的讀書時光。這點連高中時代都比不上,因為高考的壓力還是蠻大的! 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補充道。
考級等實用型書籍占大學生書架大部分比例
人人網對大學生讀書目的不完全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個人愛好還是大家讀書的根本出發(fā)點,占比最高,達到33%;緊隨其后的是學業(yè)需求,占比31%;接下來分別為休閑放松20%、提高眼界12%、其他4%。學業(yè)需求大于休閑放松和提高眼界,可見大學生讀書的功利性逐漸加強!俺藢I(yè)課書籍外,很多英語、計算機、以及各類證件考試等技能、實用性書籍占領了我們書架的大部分地盤。沒事總想看點和考試相關的書,已經成為我們的標配,這么多年都習慣了!比巳司W大學生吐槽到。

對此,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建議:除了實用型書籍之外,大家還是可以多讀讀經典名著與現(xiàn)代、當代的優(yōu)秀作品,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學會有選擇性的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