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I的設計架構中,一旦引導軟件將控制權交給操作系統(tǒng),所有用于引導的服務代碼將全部停止工作,部分運行時代服務程序還可以繼續(xù)工作,以便于操作系統(tǒng)一時無法找到特定設備的驅動程序時,該設備還可以繼續(xù)被使用。EFI的程序只限于類似Java偽執(zhí)行文件的能力,并沒有直接訪問磁盤所有資源的能力,而且在進入操作系統(tǒng)后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EFI部分的代碼都進入沉睡模式,即使有針對EFI的病毒,也無法造成進一步的影響。
和BIOS說再見
EFI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充分彌補了BIOS原有的不足。因為BIOS過于自信芯片的安全,所以當遇上CIH病毒,啟動機制也被完全破壞。而EFI將主要程序文件放在了硬盤上,被破壞了還可以使用光盤進行維修,對操作系統(tǒng)而言,這種“破壞-維修”的方式是完全透明的,不會影響操作系統(tǒng)的使用。雖然看起來EFI更容易受到損壞,但也更為易于修復。
BIOS在經(jīng)歷了十幾年發(fā)展之后,也終于走到了盡頭,外觀上的落后、功能上的羸弱、安全上的薄弱、性能上的不足,都嚴重制約著它的進一步發(fā)展。雖然在這些日子里,BIOS能夠帶給我們基本的功能,但PC要進步,就必須尋求更高更好的技術。
EFI作為BIOS的替代者,無論是界面、功能還是安全性,都要遠遠高于后者,而且作為未來主板的趨勢所向,EFI上能執(zhí)行的程序會越來越多,EFI能夠提供的基本功能也就越來越強。今天,微星在CES展會上展示了EFI主板的強大,因為和普通BIOS主板在設計難度以及生產(chǎn)兼容性上并不沖突,所以可以相信,擁有諸多優(yōu)點的EFI會取代BIOS,讓PC越來越易于使用。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